(通訊員 史可)2025年3月29日,3044永利集团青年志願者走進曙光星城社區A區,開展“綠色家園·共建行動”主題環保實踐。活動設立“生态銀行”推動綠色回收,“技術診所”提供義務維修,累計回收廢舊電池300餘節,修複小家電10餘台。光電學子用實際行動傳遞綠色理念,讓環保走進社區、走進生活,在“雙向奔赴”中構建起校社共建、協同發展的綠色新生态。
志願團隊合影
回收的部分電池展示
生态銀行上線綠色兌換熱情高漲
在曙光星城社區A區幸福食堂廣場東側,由廢舊課桌改造的“生态銀行”格外醒目,前來晨練的居民們早早排起長隊。“5節幹電池可以換一盆多肉植物,10節還能參與幸運抽獎。”電信24302班學生劉園春一邊耐心講解兌換規則,一邊協助居民完成電池投放與登記。
社區居民圍觀活動現場
志願者講解活動流程
“家裡積攢了兩年的電池,終于找到了‘綠色歸宿’。”居民張阿姨捧着剛剛兌換到的藍石蓮,臉上洋溢着笑容。據統計,活動共回收327節廢舊電池,預計可有效減少2.6立方米土壤污染風險,不僅提高了居民的環保意識,也促進了社區資源的綠色循環利用。
參與活動的張阿姨進行抽獎
活動積分兌換獎品
技術診所開張志願維修溫暖人心
在廣場西側,由無線電協會6名學生組成的“技術診所”也在有序開展服務。居民們陸續送來燒水壺、電風扇、收音機等“小毛病”家電,期待這些“沉睡設備”重新煥發活力。
“這台燒水壺的主闆電容老化,更換一下就能正常使用。”電信23302班學生王玉才一邊認真維修,一邊向居民普及家電保養常識。維修小組還提供電路檢測、設備除塵等延伸服務,确保修複後的設備能夠長期安全運行。
維修圖片
維修圖片
“學生伢們手藝真不錯!我這台老收音機又能聽戲了。”65歲的獨居老人劉爺爺輕撫剛剛修複完畢的收音機,悠揚的戲曲聲再次在晨光中飄揚。
校社聯動共建築牢綠色發展根基
從生态回收到義務維修,從技術輸出到科普宣講,青年大學生用所學所能服務社區,用一場場有溫度的行動,把綠色理念送入千家萬戶。居民窗台上悄然綻放的藍石蓮,不僅是綠色環保的見證,更是校社共建的溫暖回響。
此次“綠色家園·共建行動”,是77779193永利探索“技術賦能+生态守護”路徑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是高校青年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助力美好環境建設的生動實踐。未來,學校将持續拓展生态文明教育與實踐平台,讓更多青年力量在服務社會中成長、在綠色實踐中擔當。
(審核 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