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溫暖、助夢遠航———3044永利集团師生攜手宣傳資助政策

發布者:電信學院發布時間:2024-06-05浏覽次數:234

(通訊員 王潔)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特别是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旨在為他們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我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不斷完善學生資助體系,确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與溫暖。為了讓資助政策深入人心,學院決定組織師生攜手宣傳資助政策,讓政策的力量直接傳遞到每一個同學心中。

為确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學院提前進行了周密的籌備工作。首先,學院學工辦主任劉召富、組織委員劉晶牽頭成立了由各年級輔導員、班主任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負責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實施。其次,學院廣泛動員學生積極參與,選拔了一批責任心強、表達能力好的學生擔任宣傳員。最後,學院還為宣傳員們準備了詳細的培訓資料,确保他們能夠準确、全面地掌握資助政策的内容和要求。

學院聯合工作組開會策劃方案

學院師生積極擔當起傳遞溫暖的使命,讓陽光灑滿校園的每個角落,一系列别開生面的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活動在學院各班級如火如荼地展開。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深入了解國家及學院的資助政策,從而助力他們放飛夢想,揚帆遠航。

優秀宣傳員學生代表合影

全院共學政策明,師生同講班會新

各班老師線上線下開展主題班會之餘,宣傳員們紛紛走進不同班級的教室,與同學們展開了面對面的交流。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介紹了國家及學院的各項資助政策,包括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等項目的申請條件、評審标準以及發放流程等。同時,宣傳員們還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曆和感受,向同學們講述了資助政策給他們帶來的幫助和改變,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政策的力量和溫暖。

師生宣傳員攜手進教室宣講政策

在宣傳過程中,同學們積極提問、熱烈讨論。宣傳員們耐心解答每一個問題,确保同學們對資助政策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時,他們還鼓勵同學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不斷進步,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國家和社會的關愛。

除了政策宣傳外,宣傳員們還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們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成長經曆,鼓勵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勇攀高峰。同時,他們還邀請了一些獲得資助的優秀學生代表上台發言,講述他們的心路曆程和成長故事,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資助政策的實際效果。

資助政策潤心田,民族學子夢起航

學院針對少數民族學子在一站式社區開展了一系列資助政策宣傳活動,旨在深入普及國家及地方對少數民族學生的資助政策,确保每位學子都能充分了解并享受到相關政策帶來的實惠,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在宣傳過程中,學院特别關注了少數民族貧困家庭的學生,邀請了優秀宣傳員代表對資助政策進行了詳細解讀,向少數民族同學講解資助政策的具體内容和申請流程,讓每位同學都能準确理解并有效申請。

優秀宣傳員學生代表為少數民族同學進行政策解讀

在互動環節中,少數民族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他們不僅了解到了更多的資助政策信息,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為未來的成長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動力。

通過此次宣傳活動,少數民族學子對資助政策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更加珍惜和感激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關心和支持。學院将繼續加大對資助政策的宣傳力度,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為少數民族學子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更加公平的教育機會,助力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光電學子情深深,感恩故事意綿綿

響應學校資助中心号召,我院鼓勵學生們回憶和分享生活中的感恩故事,傳遞正能量,培養學生們的感恩之心。自活動啟動以來,全院學生積極響應,紛紛投稿。征文内容豐富多彩,既有學生對家人、老師、朋友的感恩之情,也有對社會、自然、祖國的感激之心。每一個故事都飽含着真摯的情感,講述着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部分優秀感恩故事照片

經過評委們的認真評選,最終評選出了一批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文字優美、情感真摯,而且寓意深刻、發人深省。其中,一位學生講述了自己與母親共同克服生活困難的故事,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深感激之情;另一位學生則分享了自己在志願服務中收獲的成長與感悟,表達了對社會的感恩之心。這項活動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它讓學生們深刻感受到了感恩的重要性。通過分享和傾聽他人的感恩故事,學生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學會了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此次資助政策宣傳系列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資助政策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深入普及。傳遞溫暖,助夢遠航,學院将繼續秉承“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宗旨,不斷加強學生資助政策的宣傳普及力度,不斷創新和完善學生資助工作機制,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确保每一名需要幫助的學生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和支持。同時,學院也将進一步加強感恩勵志教育,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他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審核 塗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