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專業介紹——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發布者:電信學院發布時間:2023-05-03浏覽次數:1023

1.專業概況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學習電子信息工程系統集成與電子信息産品開發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是現代信息技術産業的重要支撐專業。

我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創辦于1973年,經過近50年的發展,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已成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專業之一。

2005年被授予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專業。

2010年被授予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

2013年被授予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2014年确定為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

2019年獲批為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A檔)建設專業之一。

2020-2022年度,連續三年專業排名穩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十。

我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一直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辦學宗旨,以培養高水平、高技能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标,構建了完善的技術技能培養體系,注重因材施教,實施分層培養,學生畢業後作為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人才在電子信息産業企業就業,從事引進、開發、運行、維修相關工作。

2.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于武漢、輻射湖北及周邊省份、面向全國,為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及電子信息相關産業發展,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職業精神,具有良好的科學技術認知基礎和人文社會知識,具有紮實的工程數學、信息科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具有精專的電子技術專業知識和技能、程序設計基礎、信号處理、嵌入式與邊緣計算技術等知識和技能,具備電子信息産品硬件設計、軟件開發、信号與信息處理、智能互聯應用開發、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開發、系統集成與應用等能力,具備信息的獲取、更新、處理能力,具備在電子産品與系統、智能信息處理相關領域指導、管理、決策、設計、發明、創新能力,從事電子信息産品軟硬件開發、産品及系統裝調、測試與質檢、工藝設計及改進、産品銷售及技術支持、項目管理及咨詢、智能系統集成與實施等崗位工作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3.專業特色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是我校最早開辦的專業之一,曆史悠久、底蘊深厚、實力雄厚,2020-2022年度,連續三年專業排名穩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十。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工學結合效果好。團隊共有專任教師36人,企業教師5人。專任教師團隊中,教授4人,副教授21人,碩士及以上學位專任教師占比75%,碩士以上學位2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人,具有企業工作經曆的專任教師10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比例超過94%。多名教師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及成員,近5年共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和榮譽20項,其中共8名專任教師在省級以上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獲獎,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項;8名專任教師指導學生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中獲獎,并被授予優秀指導老師稱号;教師團隊主持縱向科研課題10項,主持橫向課題到賬金額327萬元,與企業共同開發、設計産品并推廣使用産生經濟效益700餘萬元。

本專業實訓條件好,共有實驗實訓室16個,總使用面積達2300平方米,實訓工位數達800個。2013年獲評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近三年陸續建成機器人實訓中心、物聯網實訓中心和工業互聯網1+X實施與運維實訓室。

本專業一直秉承先進人才培養理念,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自身人才培養特色,始終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實踐教學課時占比63.4%;頂崗實習時間達到6個月以上;近3年學生在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行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比賽中獲獎40餘項;專業就業率常年位居全校前列,穩定在97.5%以上。

4.主幹課程

電子線路設計與制作、可編程控制器及應用、嵌入式系統技術、微控制器設計與制作、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傳感技術與網絡、自動控制技術、機器人設計與仿真、C語言、Python程序設計、機器人組裝與編程、信号與系統、高頻電子技術、電子CAD技術等

5.師資團隊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擁有一支道德高尚、基礎紮實、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學術水平高的專兼職教學團隊,師資力量雄厚,工學結合效果好。團隊共有專任教師36人,企業教師5人。專任教師團隊中,教授4人,副教授21人,碩士及以上學位專任教師占比75%,碩士以上學位2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人,具有企業工作經曆的專任教師10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比例超過94%。多名教師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及成員,近5年共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和榮譽20項,其中共8名專任教師在省級以上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獲獎,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項;8名專任教師指導學生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中獲獎,并被授予優秀指導老師稱号;教師團隊主持縱向科研課題10項,主持橫向課題到賬金額327萬元,與企業共同開發、設計産品并推廣使用産生經濟效益700餘萬元。

6.實訓條件

本專業擁有機器人技術教育中心、機器人創新實訓室、仿生機器人實訓室、無人機實訓室、工業互聯網實施與運維實訓室、物聯網射頻識别技術實訓室、網絡傳感器技術實訓室、物聯網工程實訓室、物聯網體驗中心、PLC(可編程控制器)技術實訓室、電子測量實訓室、電子技術實驗室、電子技術設計室、智能電器技術實訓室等16個專業實訓室。

機器人技術教育中心現有NAO機器人,ALPHA舞蹈機器人、仿真迎賓講解機器人、大疆無人機、創新實訓機器車、仿生機器人、仿生機器狗等多種型号形式的機器人。還有由學生自己組裝的機器車,能夠從多方面開展機器人方面的教學、科研等工作。

機器人技術教育中心

無人機技術實訓室承接無人機技術及應用理實一體化課程、智能機器人開發相關實訓課程等教學任務,課餘也作為智能機器人創客體驗空間使用。實訓室内配備各類設備可滿足無人機裝調類、無人機飛行類、無人機檢測設備類、無人機設計類、無人機服務類等方面的課堂教學内容需求,提供全方位配套設備及學習場地,也是培養大學生開發設計智能機器人興趣的重要場所。

無人機技術實訓室

工業互聯網實施與運維實訓室可以完成工業網絡設備部署與連接、工業現場數據采集實施與運維、工業現場數據上雲實施與運維、雲平台算法建模應用、工業數據邊緣處理應用、工業APP開發與發布等綜合實訓,也是湖北省工業互聯網實施與運維1+X證書的考點和培訓單位。實訓室的軟硬件平台采用模拟汽車組裝流水線作為工業場景,涵蓋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工業互聯網網關、可編程控制器、機器視覺等多種工業上常用的技術。

工業互聯網實施與運維實訓室

RFID實訓室主要進行射頻識别技術與應用、微控制器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等實踐教學内容,培養學生綜合掌握微控制器、嵌入式系統、RFID系統、Java程序設計、調試和系統優化等技能。

RFID實訓室

傳感網實訓室主要進行傳感器原理與技術實驗、無線傳感網絡設備的組裝、無線網絡的組建、物聯網傳感工程設計等實踐教學内容,培養學生掌握物聯網傳感網絡方案設計、組建、調試、維護和優化等技能。

傳感網實訓室

物聯網體驗中心展廳内配有智慧溯源實景教學系統、智慧醫療實景體驗系統、智慧交通實景演示系統,承擔本院學生物聯網專業方向的啟蒙教育,平時也承接外來單位參觀、交流學習的任務。

物聯網體驗中心

7.合作企業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種形式,推進“群(專業群)園(産業園)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努力實現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海思半導體、徐工信息、中船重工、華中航空、中電通信、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工科技、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華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百科融創、大疆等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合作形式包括産教融合平台、現代學徒制、訂單班等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共建、師資互聘共培等,專業與行業領先企業合作共建産業學院1個、校内實訓基地1個、校外實訓基地22個。

8.升學與就業

電子信息技術作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湖北“51020”現代産業體系中的關鍵支撐技術,電子信息産業将成為工業、農業、服務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領域。武漢一直把電子信息制造業作為打造“三大世界級産業集群”的建設重點,先後落地了聯想、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京東方、富士康、冠捷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産業集群效應已經顯現。目前,武漢已有7家百億級“硬核”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就業前景一片光明。

(一)正常就業

1)主要就業單位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湖北、長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區就業,主要就業企業包括京東方、海康威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國内知名企業以及武漢地區的多家電子信息制造企業。

2)就業崗位和工資

就業崗位主要為:電子信息産品技術研發、制造工藝流程、生産管理、調試、檢測與維修、銷售及售後等,初入職工資5500-6000元。

3)職業發展前景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作為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系統設計、控制與處理的學科,已涵蓋社會發展的諸多方面,該專業适應性強,就業面廣。目前,電子信息業作為朝陽産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全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人類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術人才作為行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電子信息業的專業人才需求排在了所有專業中的第三位,學生就業與發展前景相當可觀。

(二)專升本

通過專升本考試,在武漢工程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理工學院等20多所省内公辦本科院校攻讀本科。近三年專升本錄取率超過80%。可對接的本科專業包含電信、電氣、自動化類專業,如: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專業。

9.傑出校友

2016屆畢業生 楊亞飛

現任職于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負責數字能源産品線下的逆變器産品測試和解決方案

2016屆畢業生 劉夢月

現任職于伊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年薪30萬)

10.招生咨詢聯系方式

招生咨詢QQ群号:562839229

招生咨詢QQ群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