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波,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通信技術專業2014屆畢業生,2013年作為參賽隊隊長,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高職組“LTE組網與維護”賽項獲得全國二等獎。目前就讀于法國巴黎高等電子學院的信息專業,此專業排名是全法國第二。
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雖坎坷卻鍛煉人
2013年肖文波同學在80多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經過将近4個月的緊張備戰,作為參賽隊隊長,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最終獲得了全國二等獎。賽後就有很多企業向他抛來了橄榄枝,願意提供高薪的就業崗位,而他都一一拒絕,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打算前往法國深造,走出去看看。由于自己英語基礎差,擔心學不好法語,于是利用坐公交車往返培訓班的路上這些碎片化時間來記單詞、聽聽力、預習功課,通過近半年的努力,于2014年4月,參加了TCF法語能力測試,考出了法語B1的成績,同年7月參加了第一次面簽,被拒,面簽官給出的理由是法語口語不過關,的确當時他的法語口語水平比較差。聽取面簽官的意見後,在接下來的2個月裡,他加強口語訓練,增加了在口語課堂上發言的次數,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順利通過了第二次面簽,踏上了前往法國的征程。
初到法國,努力生活和學習
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國度,心裡多少有幾分忐忑。剛到法國,一個人坐上了TGV前往語言學校的那個城市,一切都是那麼的新奇。每天過着三點一線的生活,單調卻充實。在法國,吃飯是一個難題,沒有中國那麼多的飯店和小菜館,周日超市不開門,肖文波在法國的這段日子裡學會了自己做飯。一年後肖文波同學拿到了B2文憑,于是開始申請學校。他前前後後申請了5所學校,共參加了3次面試,最後申請上了ISEP(巴黎高等電子學院)——這所工程師學校的信息專業在全法國排名第二。
技能大賽的經曆受益匪淺
就這樣他開始了在法國的工程師學習,第一個月學校沒有安排任何課程,每天就是去參觀各種工廠和企業,聽取他們的報告,最後寫出一份參觀總結。一個月之後,開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程的學習,沒有老師上課,每一個小組根據說明書的要求來制作一個機器人小車,每學期這個課程的學時大概有150個小時,需要完成的項目都不一樣,小組成員完全依據說明書提供的工具和每個步驟達到的性能指标來進行設計,中間會穿插幾次不超過10個小時的支撐課程,之後就是每個小組獨立設計出一台機器人小車,設定傳感器的值,調試程序,設計pcb闆等。課程的最後,會有2位老師來充當客戶,小組成員會向客戶介紹項目情況及産品的性能指标。在法國的工程師學習,他從來沒有感覺到吃力和不适應,因為參加技能大賽的經曆讓他受益匪淺,從賽前培訓、訓練到參加比賽,整個過程也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方式,通過技能大賽提升了自我學習能力,這也為後來快速進入法國工程師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